校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推进社科普及工作项目化建设,创新社科普及活动形式、载体、抓手,调动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社科普及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专兼职社科普及队伍和特色社科普及活动项目,不断增强社科普及宣传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提质增效。拟通报表扬一批普及周期间成绩突出的组织单位和在社科普及宣传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的百姓宣讲员、社科普及指导员、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团队、特色社科普及活动项目。现将相关材料报送要求通知如下
一、入选条件
(一)普及周组织单位
活动组织单位紧扣活动主题,认真谋划、精心组织,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集中开展理论宣讲、研究阐释、主题征文等丰富多彩社科普及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群众参与度高,不断扩大社科普及周活动的影响力。
(二)百姓宣讲员
具有丰富的宣讲经验,语言风格活泼,形式灵活多样,现场驾驭能力较强,经常深入农村、社区、校园开展宣讲活动,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干部群众中产生较强反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社科普及指导员
熟悉社科普及工作,热爱社科普及事业,工作积极性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积极组织、管理、指导、参与社科普及活动,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进军网络主战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社科普及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团队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弘扬传播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志愿服务氛围,拥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成效突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社会影响力。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社会科学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特色社科普及活动项目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公众,结合当地实际,策划组织的融合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群众参与度高、获得感强,以公众乐于接受、简便易行的方式开展的特色亮点活动,能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当地新闻媒体或省市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活动网络传播效果好。
二、材料填报
普及周组织单位须报送2025年社会科学普及周实施方案,普及周工作总结,举办活动统计表、特色亮点社科普及活动总结,活动图片、视频及新闻报道等。
百姓宣讲员须报送基本情况表,2025年开展宣讲活动情况及相关图片、视频、宣讲稿、课件,3分钟现场宣讲视频。
社科普及指导员须报送基本情况表,2025年策划社科普及活动情况及相关图片、视频,1-5张工作照片及说明、1分钟工作开展情况介绍视频。
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团队须报送基本情况表,2025年策划组织社科普及活动情况及相关图片、视频,3分钟团队活动开展情况介绍视频。
特色社科普及活动项目须报送基本情况表及活动方案、相关图片、视频、媒体报道情况。
三、名额分配
我校根据上述条件要求,报送百姓宣讲员和社科普及指导员各1人、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团队和特色社科普及活动项目各1个。
四、工作组织
请各院部认真组织报送工作,纸质版盖章后与电子版、详细事迹材料及相关佐证材料一并报送。请于11月3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至科技处,逾期未报或未按要求填报的,视为放弃。
省社科联普及处根据报送材料和日常掌握情况,经汇总初审确定拟通报表扬名单,提交主席办公会研究后公布。
联 系 人:柳霖
联系电话:0371-85303035
5.全省社科联系统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活动统计表.docx
科技处
2025年10月27日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关于第十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